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
书卷风云尺幅间

书卷风云尺幅间

——李顺通书法印象

蔡楠

 

认识李顺通先生是在上世纪80年代。那时候我们拥挤在文学之路上一起做着作家梦。他写小说,也写散文,激情澎湃,怀揣文学圣火,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理想。那时我就断言以他的笃定和追求,定能有所成就。多年后,我们再次相聚小城,没想到,他没当作家,而是成了一位颇有名气、具有大家风范的书法家。

生活像一条河,在不经意之间它的流向就会发生转变。当我问及他这一重大转变时,他笑着对我说:“其实我受乡贤启蒙,自幼习书,在我写小说的时候,已经练书法了。开始是忙里偷闲,文学书法双管齐下。直到1994年我去首都师范大学读书,才开始专攻书法专业。但我认为艺术是相通的,是文学的想像,给我的书法插上了翅膀。”

在首都师大读书的日子,是李顺通最值得怀念的日子。他师从大康、欧阳中石先生。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,他楷法晋唐,研习颜、褚。几年间,他如鱼得水,在艺术世界里尽情游泳。他以《张迁碑》、《石门颂》为基,上追下逐《褒斜道》、《好大王》、《嵩高灵庙》、《衡方》、《礼器》等名碑,及帛书汉简,楼兰残纸。行草从“二王”入,下涉宋、明、清诸家。一路游来,书法世界风景旖旎,他都了然于心。  

自此,李顺通胸有丘壑,技艺大为长进。做到了书法诸体兼修, 尤工隶书,善行草。其隶书深得古人精髓,但又不是一味模仿,而是寻求与时代相契合的新的书法语言,用笔生辣深沉。把生熟、轻重、虚实、阴阳的对立统一始终贯穿在线条、结体、章法当中,做到了不刻意修饰,入古出古不泥古。其行草书以“二王”为基础,又参以章草、宋明清诸家名帖。略有篆籀之意的线条使作品雍容典雅、刚柔相济,具书卷气,自成面目。

1994年开始,李顺通的书法作品开始屡屡发表、参展、获奖。他先后在任丘市和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。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重大展览,并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法展“和平贡献奖”。作品成为国内外收藏家的热门收藏,并多次在新加坡、韩国展出。国内书法名刊名报《书法》、《书法报》、《书法导报》等多次以专版的形式在“精英出场”栏目对他隆重推出。

艺术是相通的。李顺通深知这一点。他主张:“书法家的创作要站在历史的高度,以个性化的标尺框定在较高的艺术刻度之上;要努力创出自我,写出风格。其风格也应该是综合知识、文化修养和技巧锤炼的自然流露。”所以,除了有较深的文学素养之外,他在历史、绘画、篆刻、楹联等领域均有涉猎。他还好读书,好收藏,对图书、图章和当代名家书画的收藏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。李顺通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。他除了著有《李顺通书法集》之外,还有散文《君子兰及其它》、书论《民国时期书法之管窥》、《论隶书创作》、《行草书审美》等专著行世。可以说,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。鉴于他的艺术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,他先后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楹联协会会员、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,成为任丘市政协常委,成为书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。

有传统文化涵养的艺术家大都虚怀若谷、谦和礼让。李顺通为人敦厚、古朴儒雅,其书如其人,具有高山风骨和独立品格。观其作品,如欣赏《汉代乐府》,古风扑面,神韵独具。与其交往,不仅被他的学识渊博、宽厚信义而折服,而且为他的卓尔不群、甘于寂寞、简朴练达而景仰。

尺幅之间,云卷云舒,风霜雪雨,涛走浪飞。30多年书法艺术探索之路,写就李顺通的完美人生。“墨舞江源情自痴,品如兰竹字风流”,就是对他为人为书的最好写照。

上一篇:敦厚儒雅 书近古道
下一篇:彩色中国梦一第三届玉泉山美术馆 大墨无
版权所有:兰亭艺术网